动物通过酶来消化食物,这些酶来自于动物自身及肠道内的微生物。
但是,动物的消化过程并非是100%高效的,猪和家禽饲料中有15-25%不能被动物消化利用,因为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会阻碍整个消化过程,动物自身缺乏降解某些饲料成分的酶。
在畜禽生产中,饲料是最主要的成本,养殖场的盈利能力主要依赖于相对成本和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
如果饲料没有被高效的利用,那么生产者和环境管控的成本上就要付出代价。
在饲料中添加特定的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增加消化利用率。
饲用酶制剂能够降解很多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这些抗营养因子阻碍动物对饲料的正常消化,导致肉和蛋的产量下降、饲料利用率下降及动物消化障碍。
酶制剂的应用能够提高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另外还能够补充幼龄动物内源酶的不足,因为幼龄动物消化道未发育成熟,导致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
酶作为一种蛋白质最终被动物消化或排泄掉,并不会残留在肉及蛋中。

饲用酶制剂的主要作用:
- 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饲料的价值;
- 保护环境-通过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率,减少粪便的排泄量,降低氮和磷的排放;
- 提高均匀性-降低饲料原料间的营养差异性,使饲料质量保持稳定,保证产肉及产蛋性能的均匀性;
- 维护肠道健康-通过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减少了肠道内潜在致病菌的营养供给,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
在饲料中使用哪些类型的酶制剂?
酶制剂根据他们所作用的底物进行分类。目前用于饲料中的酶制剂主要是降解植酸,淀粉,纤维、蛋白质的酶。
1,植酸酶
磷在畜禽骨骼发育及代谢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植物来源的饲料原料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的形式存在,植酸是植物种子中磷的主要贮存方式。
在植物体内,植酸能够与磷、钙、蛋白质及淀粉结合,从而使这些营养物质不能很好的被吸收利用。
畜禽自身不能分泌降解植酸的植酸酶。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能够释放被植酸结合的矿物质、淀粉及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植酸酶也能减少畜禽对磷的排泄量,从而降低了水资源污染的风险。
2, 淀粉降解酶, 碳水化合物酶:
碳水化合物酶类降解碳水化合物为单糖。
在动物营养中,被分为降解非淀粉多糖(纤维)及淀粉两类。
植物性饲料原料中淀粉的降解程度取决于抗性淀粉的含量、淀粉颗粒的大小、淀粉的组成及淀粉的被包裹程度。
植物遗传特性、生长条件、收获条件、处理、干燥、贮藏和饲料加工过程都会影响到淀粉的消化率。
淀粉降解酶能够降解谷物、谷物副产物中的淀粉及植物蛋白。
通过提高淀粉消化利用率,淀粉酶能够使畜禽从饲料中摄取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在幼龄动物日粮中,淀粉酶能够补充内源酶,动物断奶后较低的采食量与较低的淀粉酶分泌量是直接相关的。
另外,淀粉酶能够促进饲料中较低熟化度谷物的利用,降低饲料成本,并不影响断奶后仔猪的生产性能。
3,纤维降解酶
所有植物来源的饲料原料都含有纤维。纤维有两种主要的类型,可溶性纤维及不可溶性纤维。
在很多方面,纤维是作为一种抗营养物质存在。
首先,淀粉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被包裹在细胞壁的不可溶性纤维中,导致这些营养物质不能够被释放出来。
猪和家禽不能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因为它们不能分泌降解细胞壁中纤维的酶类;
另外,可溶性纤维溶解在猪和家禽的肠道内,导致食糜粘度增大,包裹营养物质,降低了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在肠道内的通过速度;
第三,纤维能够吸收水分,能够锁住水溶性营养成分;最后,纤维在肠道内膨胀,减缓了食糜在肠道内的流通速度,导致动物的采食量及生长速度下降。
在动物饲料中,两种主要用于降解纤维的酶是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木聚糖能够降解阿拉伯木聚糖,特别针对于谷物及副产物。葡聚糖酶主要降解葡聚糖,主要针对于大麦、燕麦及副产物。目前其他的纤维降解酶也被用在动物营养中,但是数量很小,包括甘露聚糖酶、果胶酶及半乳糖苷酶等。
4,蛋白酶
蛋白酶能够降解不同饲料原料中的贮藏蛋白质和植物蛋白中类蛋白质抗营养成分。
植物种子,尤其是像大豆这样的豆科植物种子中含有大量的贮藏蛋白质。贮藏蛋白主要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形成,贮存在种子中为种子萌发提供氮源。
贮藏蛋白能够与淀粉结合在一起,蛋白酶能够降解贮藏蛋白,释放富含能量的淀粉并被动物消化利用。
两种重要的类蛋白质抗营养因子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及凝集素。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存在于未被加工的植物蛋白质中,如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通过抑制胰蛋白酶来阻碍蛋白质的消化。
胰蛋白酶通过胰腺分泌,并在小肠中帮助降解蛋白质。
凝集素是一种糖连结蛋白,被证实能够降低消化率。通常减少胰蛋白酶及凝集素的方法就是在加工过程中采取加热的方式,但加热的过程会降低氨基酸的利用率,尤其是赖氨酸的利用率。
因此,大豆粕中会含有一定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及凝集素。蛋白酶能够减少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凝集素的含量,进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饲用酶制剂的价值体现
降低饲料成本是使用饲用酶制剂最主要的目的。
饲料占畜禽养殖成本的70%。能量、蛋白质和矿物元素是畜禽饲料的主要成分。
酶能够提高这些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因此在饲料配方中,这些营养物质的营养水平可以被调低。酶制剂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添加酶制剂的成本与饲料原料的成本(玉米、油脂、豆粕、磷酸氢钙等)。
当饲料原料的价格上涨时,酶制剂的添加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酶制剂的应用有助于改善饲料原料的质量。
玉米、小麦、大麦及豆粕等原料需求量增大的同时,也伴随着原料价格的增长。
一些低成本、低消化率原料的使用成为一种必然,并且使用数量在不断增大。这些原料的特点是高纤维、低消化率。
添加纤维降解酶能够充分的提高这些原料的营养利用率,使饲料生产者能够灵活的将这些非常规原料应用到饲料配方中。
如何在饲料中使用酶制剂?
酶制剂被应用到饲料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调整饲料配方,降低成本,维持动物生长、产蛋及饲料转化。例如,用低成本、高纤维的原料来代替小麦、大麦、玉米等原料,或减少饲料中油脂的添加水平。另一种方式是在饲料配方中额外添加酶制剂,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及饲料转化效率,通过提高饲料利用率来提高生产效率。
实际生产中,低成本的饲料配方中要考虑酶制剂的潜在营养价值。潜在营养价值一般针对于磷、钙、蛋白质、氨基酸及能量。潜在营养价值能够衡量酶制剂对于营养素释放的程度。
另外,添加到饲料中的酶制剂要保证在动物体内的活性,贮存过程中的稳定性及与矿物质、维生素及其他饲料原料的兼容性;酶制剂还要能够保证在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耐温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及在饲料混合过程中的流散性。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fuye5588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mingnet.com/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