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学问#乾隆皇帝怎么过年?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上至皇帝百官,富商巨贾,下至升斗小民,普通百姓,有钱没钱,都要过年。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怎么过年的呢?
皇帝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过年的习惯也是有所不同的。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自我评价极高的人,他自称为“千古第一全人”。
在后世的评价里,乾隆是一个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一代帝王,同时也是一个好大喜功、奢侈挥霍的皇帝。
他喜欢在过年时吃新鲜的西瓜、黄瓜,就命令东南沿海地区就特意种植这种瓜,称为皇瓜。
乾隆曾经在过年的时候,举办了两次“千叟宴”,来庆祝新年,可以说是超豪华版的“国宴”。

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腊月二十三,皇宫里为了迎接新年,各宫宫内都要摆吉祥盘,盘内放青苹果、红枣、栗子、磨盘柿子各5个,谐音“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
乾隆对养心殿和崇华宫的吉祥果盘的亲自过问,不满意,就下旨重摆。最后,御茶房绞尽脑汁,用蜜饯摆出“五福捧寿”、“岁寒三友”、“吉庆有余”等图案,乾隆看了才点头。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当时的乾隆已经74岁了。恰逢正月初六,乾隆喜得五世元孙,这可是大喜事,平常人家五世同堂都要庆祝一下。
为了庆贺双喜,加上乾隆已经当了60年皇帝,他不想打破祖父在位61年的纪录,决定举行一个仪式告别一下皇位。
就在他在位的最后一年,乾隆举办了第一次盛大的千叟宴。这次的宴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当时赴宴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到京城参加阳春园的聚宴,社会各阶层次人物皆有。当时被尊为上座的是一位141岁的长寿老人郭钟岳。乾隆非常高兴,就让大学士纪晓岚写副对联,给这个老头贺寿。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上联的意思是: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的意思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这场宴席体现出了的皇家的气派。
3000多位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盛赞皇恩,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
这次千叟宴举办之后,各地掀起了敬老爱老的风潮。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正月初四,禅位刚3天的太上皇乾隆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千叟宴”。
据记载,86岁的乾隆虽然有些老态龙钟,但在酒宴上仍豪迈不减当年。
106岁老人熊国沛和100岁老人邱成龙也参加了这一次千叟宴,乾隆称他们为“百岁寿民”、“升平人瑞”,赏六品顶戴,其余90岁以上者都赏七品顶戴,充分彰显了乾隆的养老敬老之意。
嘉庆帝亲率领3056名银须白发的耄耆老人山呼万岁,为太上皇祝寿。
面对着天下耆老为自己祝寿的场景,太上皇乾隆心满意得。
即席赋诗,这是中国古来君臣宴会上的传统,在清代更是达到了极致。这一次千叟宴结束之后,结集的诗作共有3497首。
第二次参加千叟宴盛典的人数高达5000多人。

两次千叟宴因其场面奢华、耗资巨大、准备时间漫长等众多原因,被世人称作天下第一国宴。
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自认为清朝在自己统治时期达到鼎盛,因此极爱讲排场,奢华方面不亚于前人,也很难输给后人。
千叟宴就是典型。
中国本就是一个美食的国度、热爱美食的民族,吃法多,吃的食材也多,而皇家盛宴就更不能含糊了,所以什么美酿佳酒、山珍海味数不胜数。
五千多人同时用膳,皇家的千叟宴又十分丰盛,所耗各类食材数量也是相当惊人。
除了喝酒吃饭,乾隆还会进行赏赐活动。
据保守估计,每次花销都要几百万两银子,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税收也就几千万两。
每次千叟宴耗资几百万两,称作是天下第一国宴,毫不为过。
千叟宴的举办既与乾隆帝本人好大喜功、晚年的奢华挥霍有关,更与清朝前朝尤其是“康乾盛世”积累的雄厚国力有关。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fuye5588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mingnet.com/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