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忌讳,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

在古代,诸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还有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禁忌的。"五十不交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宿"就是例证。这里说一说另外一句"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其实还有后半句"七十不做衣"),又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五十不建房

"五十不建房"的说法,与古代人的寿命有关。那个年代,完全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家庭人口众多,而男人们从事都是体力活,米面之类吃的东西很少,生活条件相当差。即使生病了,也是听信偏方,采集服用草药。一个人活到50岁都是高龄了。

那时修房要伐木,要夯筑土墙,零零总总的事,不用说就要男人操持。不仅难度,力气赶不上,还有一定的风险。由于生活补给不足,男人们出力流汗,精力有限。况且50岁已经"高寿",说不准有命建房,还没命住房,不划算;再说,因为修房的事让家里的"主心骨"有损伤,得不偿失。人到了五十岁还是不建房的好。

建房忌讳,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

?

六十不栽树

搁在那个人的寿命很不高的年代,活到60岁就是"高寿"了,高寿便意味着身体的衰老,体力的不济。而栽树还需要体力,再说了,当时的人们,栽树主要是为了建房。如果沒有木料修房的还要掏钱来买,可以说也是创收的一种手段。只是树要长成木材,至少也要十年。从当时人们狭隘的思想来说,人到了60岁,还是不栽树的好。

建房忌讳,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

?

"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的俗语,我觉得沒有道理。虽然说,那时候五十岁已近"黄昏",但是还有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即使耗尽气力,建了房子,就算你自己住不了多久,你的儿子、孙子可以住。是可以作为财产被子孙所继承,怎么就"见好就收",不给后代留下来呢?

不是也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说法吗?人间万事万物,不都是相互衔接和延续,趁着六十岁"高寿",栽了树,让子孙修屋、换钱,又何不可?"六十不栽树"的想法也不现实。

建房忌讳,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

"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的老话,更不适宜于当今社会。殊不知,五十岁的人,不给自己建房子,儿子极有可能娶不上媳妇;不给别人建房子,自己便沒有收入,用什么养家糊口,尽到父母的职责?

以现在的农村为例,有地不种粮,种树栽树多的是,还是不少60岁老人"创收"的项目,也是他们挣钱的门路。"六十不栽树"已经过时了。因此,对于"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这句俗语,我们只能懂得比较适合于以前那个年代。

当然,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寿命延长了,所谓“五十不盖房,六十不种树”之说也就没有意义了。现在盖房,栽树不管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做。并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至少还可以为子孙后代创造好的生活条件。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fuye5588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uanbao58@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mingnet.com/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