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6年
孟子世称亚圣,尽管是孔子的徒孙(他是孔子弟子子思的弟子),但是在中国人看来,他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圣人。
不过他还是有点傻。事情是这样的:
孟子去见魏王,魏王说:老先生(叟),你不远千里来我这里,有什么可以利于我的国家的吗?孟子就开始说大道理了,何必要谈利益呢,我们要谈仁义呀。做国王的要利国,做大臣的要利家族,做普通人的要利本人,上下都争利,国家都危险了呀!魏王说,对!
以上挺好吧,逻辑和表达都不错吧,无怪乎是亚圣。
但是,这里是重点,请注意。
他的老师子思曾经教过他,治理百姓要先用利。针对孟子的不解还特地强调,仁义就是为了给老百姓谋利益呀!上面的不行仁政,老百姓就会流离失所;上面的不布道义,老百姓就会相互欺骗。这就更加说明行仁义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以利益。易经上都说了,利益就是行仁义的总和。(利者,义之和也)还有人说,有利益用来安身了,才可以去崇尚德行。
有点“仓廪实而知礼仪”的味道了。
我们的亚圣同志,推崇仁义,当然是对的,但是对仁义的理解也是没有那么深刻的。更重要的是,他老师都讲给他听了,他不记住?为人民谋福利,才是最大的仁义呢。
口头务虚的谈论仁义,不如能让人民有实在的利益。如果有了实在的利益,大家都不接受仁义?儒学到目前为什么广受推崇,其本质就是给人民真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所以不要盲目全盘崇拜一个人。但是我不否认孟子是伟大的,是亚圣。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fuye5588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uanbao58@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mingnet.com/594.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mingnet.com/594.html